点赞

联盟秘书长赵吉诗博士应邀出席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发布时间: 2022-11-29 发布来源:用户172628

26
1181

11月15日,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指导,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举办,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立佛山和北京双会场。

图片

当天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志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竹林、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佛山仙湖实验室理事长兼主任张清杰,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能源政策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景春梅等行业专家分别就氢能创新与实践、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主题讲演。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城燃氢盟秘书长、佛燃能源科技顾问赵吉诗博士应邀出席大会,并作题为《中国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地方实践进展情况与建议》的主题演讲。

赵吉诗博士指出,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速,在燃料电池车辆推广、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新型电力系统、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绿氢炼化和冶金领域示范实践成效显著,行业发展共识越来越清晰。

图片

赵吉诗博士认为,氢能交通领域的先行示范为我国氢能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一是推动了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代表的氢能政策体系构建,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自治区、地市及区县各级行政政府规划或方案,工业、交通、科技等行业部门也出台了行业政策和措施,立体化的政策体系初具雏形。同时,多个地方政府率先在加氢站建设管理及补贴办法,支持或探索放宽能源用制氢项目不进园区,绿色路权和交通减碳机制等方面做了创新。二是促进完善标准体系,如近两年来,加氢机、液氢等领域多个国家级氢能领域相关标准规范文件发布,GB 50516-2010《加氢站技术规范》、GB 50177《氢气站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等与氢能供应链关系密切的国家标准陆续修订等。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全国累计建成加氢站近300座,建站模式包括固定站、撬装站,纯氢站、合建站、制氢加氢一体站等,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进一步提升了加氢站的运营管理水平和、丰富了加氢站经济性评价模型。四是全产业链技术进步,技术自主化程度越来越高,氢能制储运加、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下游氢能终端等全产业链技术自主化水平提高、性能提升、迭代加速。五是我国氢能应用领域和范围在快速拓展,交通领域示范应用的先导作用和经验做法为氢能应用向工业、电力以及建筑等领域拓展,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两年来氢储能、分布式热电联供等氢能示范应用进程加快。

图片

当前,国家和各地促氢惠氢暖风频吹,赵吉诗博士对如何促进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设立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在技术层面聚焦制储运加用等关键“卡脖子”环节进行攻关突破,针对技术落地开展先行先试创新;在机制层面加快探索能源用制氢项目不进园区、放宽氢气储运行政制约、氢储能市场化机制创新以及氢能装备级终端推广等机制创新。二是打通氢能高速干线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聚焦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和产业先行地区,将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串连成线,以线带面,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辐射作用,带动京广、京沪两条干线高速沿线的天津、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以武汉为节点向重庆、成都延伸,带动川渝线,沿线布局加氢站,带动氢能供应体系构建完善。三是出台差异化能源用氢政策和措施,对于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产业先发地区以及车辆先行示范地区,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持续、稳定的氢能供应路径,避免盲目跟风,坚持“低碳与经济性”并重,促进“车-站-气”协同发展。四是鼓励氢能示范纳入CCER支持范畴,通过碳交易机制鼓励氢能应用减排价值与经济效益挂钩,发挥市场作用。五是研究出台全国加氢站建设与运营管理指引,指导各省市地区明确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及建设运营主体职责,支持开展制氢加氢一体化站、油氢合建站等多元化建站模式,为地方政府背书,减轻地方的行政决策压力。

图文来源:中国城市燃气氢能发展创新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