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退化草原快速恢复技术

退化草原快速恢复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0-1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技术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
成果介绍
退化草原的快速恢复是我国草地管理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草地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严重下降。传统的恢复技术(如围封、减畜等),很难在短期内快速恢复草原的群落结构。针对这一技术瓶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呼伦贝尔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了退化草原快速恢复技术。 该技术通过“生物促芽、养分增效、水肥同步”,具有如下特点:①生产力水平高。少雨年份牧草产量增加50%以上,多雨年份牧草产量能够增加1-2倍。②优质牧草比例高。优质牧草(如羊草)的比例可以在1-2年内由10%提高到60-80%,从而实现群落结构的恢复。③降水利用效率高。该技术不需灌溉,主要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使降水利用效率提高1-3倍。④恢复速度快。能够在1-2年之内快速恢复到以优质禾草为优势种的原生群落结构。 该技术解决了退化草原快速恢复的技术难题,突破了传统技术措施(围栏封育、减畜等)草地恢复时间漫长、效果不佳的技术瓶颈。该技术适用于我国北方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区。降雨量大于300mm,原生群落优势种以禾草为主的草原群落,均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适用区域包括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西部以及河北、山西和陕西的北部草原区。
成果亮点
该技术于2022年2月入选2021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是我国草原修复保护领域的唯一入选技术。目前已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以及河北承德市累计推广应用170多万亩。
团队介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天然草地恢复技术团队长期从事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草原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在退化草地恢复方面,研发了退化草原快速恢复技术;在草地可持续利用方面,研发了“一休、二轮、三调、四补”的天然草地功能提升综合集成技术体系。相关成果获得“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团队成员在PNAS、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科学通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评估了我国北方草原退化现状与恢复技术,总结了草原生产与生态功能合理配置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