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南方季节性干旱区猕猴桃避雨栽培节水提质增效灌溉技术

南方季节性干旱区猕猴桃避雨栽培节水提质增效灌溉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10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农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成果介绍
四川大学团队针对我国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揭示南方季节性干旱区避雨栽培下猕猴桃生理生长响应过程和水肥-产量-品质响应关系,构建避雨栽培猕猴桃节水提质增效灌溉技术体系,着力改变我国猕猴桃生产过程中产量品质不高、水肥利用率低的现状,促进了猕猴桃节水、节肥、提质、增产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基于猕猴桃精准化水肥调控的绿色优质高效生产。 关键技术:避雨栽培猕猴桃需水量精准预报方法;猕猴桃水肥亏缺诊断方法;产量(品质)最优水肥调控阈值识别方法;多层次多目标综合效益模糊评价方法;猕猴桃避雨栽培节水提质增效灌溉技术。 技术指标:在较少气象参数输入下实现猕猴桃需水量精准预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15%以上;肥料有效利用率提高至0.45以上。 效益指标:节约灌溉用水1200-1800m3/公顷,节约肥料施用量345-525kg/公顷,提高猕猴桃产量1000 kg/公顷,猕猴桃可溶性糖含量由13%提高到15%以上、Vc含量提高20%。
成果亮点
本技术破解了传统节水灌溉下果树需水量精准预报成本高、水肥亏缺诊断精度低、节水提质增效灌溉方法缺乏等技术瓶颈,实现了避雨栽培猕猴桃绿色优质高效生产。主要技术亮点如下: (1)避雨栽培模式能改变病原菌发生和流行的微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果实主要病害的发生,提高果实品质,且局部气温略高及干旱,有利于花坐果与浆果品质的提高,对与水分有关的生理性病害具有预防作用。 (2)水肥亏缺诊断技术可精准预报果树水肥亏缺情况,结合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依据猕猴桃生理需水需肥规律将水分、养分精准输送到作物根区土壤,具有节水节肥节劳、增产提质减污等优点。 (3)显著提高果树光合作用效率,调节光合产物在果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间的分配,提高猕猴桃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升猕猴桃生产水平。
团队介绍
四川大学团队现有从事与该技术研究有关的科研人员3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和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24人,包括农业水土工程、植物生理、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等学科,是一支多学科交叉的创新队伍,在南方特色水果节水提质增效灌溉技术方面具有良好工作基础、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能力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四川大学研究团队近年来主持各类研发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获得专利28项。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奖项3项。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10

姜守政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副研究员

综合评价

南方湿润地区年降雨量充沛但时空分配不均,季节性干旱频发,严重限制了当地特色水果-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成果通过明晰避雨栽培下猕猴桃耗水耗肥规律、生长生理响应规律,识别不同生育期水肥调控阈值,通过精准水肥管理调控猕猴桃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关系,提高猕猴桃光合作用速率及品质相关关键酶活性,在减少水肥施用的情况下达到猕猴桃增产提质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该技术创新性较强,且技术成熟,技术成本较低,实施难度较小,能够较快的实现经济收益,在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应用市场广阔,但该技术应用的难点在于如何快速促进该技术在农业从业者中的认知和认可。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较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该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