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海上平台综合检测系统

海上平台综合检测系统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0-31 10:00:26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李春燕 | 2022-10-31 10:00:26

随着国防事业的重心不断向海军倾斜,海军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各类舰船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对于现代化装备的维护和保障成为摆在海军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成果基于“网络中心战”环境,立足于大系统功能完好性检测测试,站在海上系统的层次上提供了设备保障的解决办法和手段,整合现有的通信、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保障过程,提供数据链完好性检测、指控完好性检测、信息交换网络完好性检测、加解密完好性检测等功能,实现海上平台的机动保障的目标。

1)支持905;综合I型链、906、JIDS、Ku等数据链设备;

(2) 支持单舰指控台和编队指控台;

3)支持驱逐舰、护卫舰、快艇、潜艇等海上平台;

4)支持数据加解密;

5)支持平台级环境仿真。

该系统可以集成到专用的便携式加固计算机中,形成软硬件一体的综合性设备保障产品,比单纯的软件系统具有更高的附加值。2017年我国国防经费超过1万亿,未来几年内还会持续增加,通过对系统及后续产品的完善和开发,投资必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对于各类舰船的联合作战能力和单舰作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设备不断上舰,使得后勤保障工作难度愈来愈大,过程愈来愈复杂。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这使得设备保障领域的相关先进技术产品出现较大的需求市场。本项目成果及技术已经在海军的海军青岛某保障工厂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用户的肯定,应用前景广阔。

刘淑芬科研团队长期从事计算机模型驱动软件生成方法研究,先后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1项,软件产品登记10项,形成了“理论-技术-工具”的多层次、“领域分析-领域建模-模型转换-模型映射”多角度立体模型驱动技术解决方案。相关技术得到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并在军工、电力、医药等企业得到广泛运用,提高了吉林大学在模型驱动软件生成方法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和专家的充分认可。

该系统可以集成到专用的便携式加固计算机中,形成软硬件一体的综合性设备保障产品,比单纯的软件系统具有更高的附加值。2017年我国国防经费超过1万亿,未来几年内还会持续增加,通过对系统及后续产品的完善和开发,投资必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