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需求库 技术需求 端粒酶的体内成像检测技术

端粒酶的体内成像检测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21

价格 双方协商

地区: 四川省 绵阳市 涪城区

需求方: 西南**大学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需求背景

端粒酶的体内成像可以实现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因此开发一种功能性递送探针到达靶向细胞的材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传统的材料难以避免体内免疫应激反应的代谢和去除,且单荧DNA 探针特异性和灵敏度不足。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合成一种递送比率荧光探针的新型分子印迹海藻酸钙纳米颗粒,它可以在血管内选择性地吸附血液中的转铁蛋白,从而获得抵抗巨噬细胞和抗免疫应激作用的能力。纳米颗粒靶向到达癌症组织后,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癌细胞,外壳在酶溶体内分解,使比率荧光探针释放,最终实现端粒酶的原位检测和成像。本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性,克服了比率荧光探针在血液中易降解的特,为其在癌症检测和成像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制备出包裹比率荧光探针并可用于体内端粒酶原位成像的分子印迹纳米颗粒,该纳米粒子生物相容性好,对体内细胞无毒性;成功用于体内端粒酶的原位成像和高灵敏性检测,建立端粒酶体内成像检测的新方法。

需求解析

解析单位:“科创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科技服务团(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解析时间:2022-11-29

刘潇钦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项目部主任

综合评价

端粒酶(Telomerase)由于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过度表达,使其成为对癌症的早期诊断、监测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的目标检测物。至今为止,在端粒酶的生物作用机制以及监测领域的科学研究依然是科学家们探究的热点。但是传统方法对于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大多局限于对于细胞提取液中的端粒酶进行分析,原位检测端粒酶的研究方法又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缺乏信号放大方法及信号过小这样的弱点。针对当前在原位放大细胞内端粒酶信号这一科研领域的空白,核酸放大技术被引入到细胞内端粒酶的原位分析中。利用脂质体的高转染效率、低毒性等优点,将核酸放大系统引入活细胞中进行成像分析。 本需求描述清晰,端粒酶成像是一种非常新颖的癌症早期诊断策略,目前还在研究阶段,应注意成像时间、对比度、生物相容性等多方面因素。
查看更多>
更多

处理进度

  1. 提交需求
    2022-11-21 16:10:33
  2. 确认需求
    2022-11-21 19:57:49
  3. 需求服务
    2022-11-21 19:57:49
  4. 需求签约
  5. 需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