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解析

技术需求基本信息

0 / 2000
0 / 1000
万元

技术需求解析

0 / 500

技术研发指南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因其效率高、能耗低、色彩鲜艳、可弯曲、适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其在显示领域如手机、手提电脑、智能手表、电视屏幕等数码产品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在照明领域,具有可弯曲、多彩照明、轻薄等优点,同样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热激活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材料的三重态激子能够反向系间窜越到单重态能级,发射延迟荧光,理论上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与传统的磷光材料相比,一方面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避免了使用昂贵的重金属,成本较低;另一方面,使用更加稳定的荧光材料代替磷光材料,器件的效率和光谱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因此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OLED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目前红光TADF-OLEDs 的外部量子效率(EQE)还远落后于蓝光与绿光的相应值,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更高性能的红光TADF材料,这对于方兴未艾的OLED及相关产业有着重要作用。

制备高效的红光TADF 材料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在一个分子上同时实现较大的RISC 速率常数(kRISC)和光致发光量子产率(ΦPL)是系统性难题。一方面,高的kRISC需要HOMO和LUMO的充分分离以实现小的ΔEST;另一方面,高的ΦPL又需要HOMO和LUMO的有效重叠。需要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实现。采用通过优化取代基与分子结构,制备一种新型高效红光TADF材料(2T-BP-2P),其中PXZ片段作为具有分子刚性的强电子供体(D1)、TPA片段作为具有大空间位阻的强电子供体(D2)、多环芳烃和杂环芳烃构成的BP片段作为具有较强刚性的电子受体(A)。

1 、实现615nm的红光发射:

2 、其外部量子效率(EQE)超过12 %

解析专家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