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解析

技术需求基本信息

0 / 2000
0 / 1000
万元

技术需求解析

0 / 500

技术研发指南

(需求所涉及的产业政策、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现状、需求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的技术承接能力、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 当前技术发展需要,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是必然发展趋势,是未来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欧、美、日都形成较强的优势,美国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切入点旨在掌控智能网联汽车车载核心芯片架构;欧洲具有世界领先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从而在车载传感器方面相对领先;日本汽车产业和交通设施基础较好使得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水平较高。 我国目前充分利用市场和体制优势,提出了中国版本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在加快车联网产业生态体系的发展。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是“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根据测算,通过感知源+软件平台设备的智慧交通模式可以让大型城市的交通效率提升30%-45%,进而带动实现GDP4.8%以上的增长。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2015 年以来,国家各级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相关的政策及规划,引导企业规范有序地参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的扶持政策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为车联网智能终端企业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著,汽车逐渐从机械代步工具转变为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移动空间,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逐步提高。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其实现的功能将更加丰富、提供的服务将更加便捷,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车联网智能终端、车用级智能模组的应用场景,促进其渗透率与产品质量的提升。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将受益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带来的庞大市场空间,预计未来国内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销售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凭借在智能硬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及多年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产品开发与服务经验,开展本产品研制,符合政策导向、技术迭代以及市场需求。

(针对需求的内容,结合企业现有技术基础,提出主要涉及的技术及技术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详细技术工艺难点)

环境感知的方法就是智能网联汽车获取环境信息的方法,主要包含二个方面:

1、通过车载传感器的环境感知:单一传感器(摄像头、传感器、雷达等)、多个传感器的融合;

2、通过网联通讯技术的环境感知: V2V、V2P、V2I……

图片1.png

环境感知技术的本质是信息的①收集、②处理、③传输,因此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系统包含3个部分的内容:

①信息收集单元:传感器+网络通信设备;

②信息处理单元:将收集的信息通过各种算法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信息可以被智能决策系统直接作为决策依据的一系列信号,如通过摄像头拍摄的照片,识别当前交通信号灯状态,处理成智能决策系统可直接使用的信号;

③信息传输单元:将处理后的信息实时传输给智能决策系统的单元;

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传感器属于信息收集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收集能力主要由以下内容决定:车辆所处位置、传感器性能(感知范围、感知精度)、传感器的数量;

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的配置,需要结合自动驾驶的级别、进行综合考虑。

本产品面向汽车电子领域“智能化”与“网联化”的需求,重点突破智能感知、多源数据融合、网联算法、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可以直接安装到现有车辆,使其具备环境感知能力,解决: 

1、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使得环境感知信息准备度较低,和信息采集时效性问题;

2、不同程度的碰撞难以区分,常常出现漏检和误检的情况,难以识别出连续碰撞、轻微剐蹭等非典型情况;

       3、依赖于传感器回传车辆信息,使得救援信息触达时间较长的问题。

(1)抗干扰定位精度≤5m;

(2)采集时效≤0.3s;

(3)车辆碰撞严重程度准确率≥93%;

(4)日处理数据量≥3亿条/天;

(5)有效碰撞确认推送时间≤3s.

解析专家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