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权威布会|我市“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名单公布

发布时间: 2022-06-13 09:19:56

28
990

6月10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潍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月杰,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权文松,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建伟,昌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贺玉洁,介绍我市关于山东手造工作的开展情况,发布“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产品名录,启动潍坊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活动,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我市关于山东手造工作的开展情况

潍坊是一个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是中国画都、金石之都、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相继获批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国际和平城市、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积极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遗保护成果连续五届获评“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99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名、省级传承人54名,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7个,建成规范化传承场所285个,均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全市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61.61亿元,居全省前列,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省里于年初下发了《“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潍坊市高度重视“山东手造”相关工作的落地落实,着手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创建区域公共文化品牌

注册成立了“潍有尚品”品牌体系,设计注册品牌LOGO,共包含12个门类,将全市手造商品、手造产业经遴选后纳入品牌体系,进行统一宣传、推介、展陈、销售等。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通过创意新造,构建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潍有尚品”手造体系。

二是开展“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评选

4月份,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日报社融媒体中心承办,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评选活动。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市高职院校、大型企业、文创公司、工作室、传承人等报送的600余件参赛作品。经过初评、终评等环节,选取了能够代表潍坊文化特色和手造产业发展的100件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我们在此发布“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产品,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以此基础,建立潍坊手造产品和产业名录,对入库手造产品进行动态调整,也欢迎广大手造企业和手工业者继续申报入库。

三是打造潍坊手造产业集群

推动每个县市区建设1-2个带动力强的手造项目。重点推动风筝年画、黄金珠宝加工、乐器生产、雕塑奇石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目前,潍坊风筝的国际占有率高达85%,鄌郚镇电吉他出口占全国总量的36%,成为行业“隐形冠军”。坊子区王家庄子村着眼打造“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发展风筝企业和专业户90多家,全村有2000多人从事风筝生产加工,风筝畅销美国、伊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过3亿元。风筝艺人、电吉他厂主与国外公司直接开展贸易对话,在潍坊的农家小院里不足为奇。

四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参加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欢乐春节”系列主题活动,与老挝、韩国、日本、塞尔维亚、瑞典等国家联合开展风筝、年画等主题文化活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韩国利川市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下一步,将利用第39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举办,开展2022中国·潍坊“世界好手艺”创意成果交流分享活动。举办第十一届中国画节·第十四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举办第四届陈介祺艺术节,开展“山东手造”高端论坛、“潍有尚品”手造产品推介会和首届《十钟山房印举》国际临创大展等,突出手造技艺的活态展示、互动体验和交流推广,提升手造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建设手造展销场所

先后投资9300多万元,建设潍坊手造博物馆、中国年画博物馆、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综合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等手造展销场所。潍坊手造博物馆作为全省首家手造博物馆,即将揭牌开幕;今天我们所在的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综合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以潍坊的手造产业为依托,吸引手造门类和手工艺人免费进驻,提供整体宣传、线上线下统一销售服务,降低乡村手工艺人的宣推门槛,免除生产的后顾之忧。

六是广泛开展宣传推介

在省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充分挖掘展示潍坊手造故事,推出新闻稿件400余篇。由我市20余位风筝艺人扎制的“中国空间站”主题风筝成功放飞,引发巨大的舆论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央广网、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级主流媒体新媒体争相报道,全网阅读量1.4亿人次,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张和清等进行了转发。

我市“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山东手造”工作的部署安排,自4月起,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日报社融媒体中心承办,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评选活动。活动历时2个月,我们从报名参赛作品中优中选优推选出了一批好产品、好创意,汇集成这一份代表潍坊文化特色和手造产业发展的名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的11周年。明天是6月11日,就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口号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激发非遗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乡村振兴 非遗同行”。我市将举行潍坊市手造博物馆(潍坊市非遗展示馆)开展、“万彩集结·潮趣生活”发现非遗之美主题文化周等60余场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此次优选100名单的发布,是我市推进“山东手造”工程的重要活动,也是我市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预热。

 

“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项目名单

手造设计类10项:《鸢都·醉门神 精酿啤酒系列》、《向阳》、《潍坊红木嵌银髹漆古琴音乐机》、《潍物系列文创》、《青众系列文创》、《文化伴手礼——风筝》、《忆江南系列五行杯建盏手绘茶席礼盒》、《魯醤壹號·贵宾版》《百年秦池·头排酒》、《临朐手绘年画文创系列》、《餐具》《丝巾、伞》。

手造艺术类90项:其中食品《风筝点心》等21项、产品《红高粱啤酒》等17项、器具《琉璃君子杯》等6项、核雕《巧遇宓妃》等5项、文具《凤凰台上忆吹箫砚》等4项、乐器《古琴(四款专利制作样式)》等4项、刺绣《安丘扒绣手工抱枕》等3项、印章《铜印——主打》等3项、雕刻《秋趣》等3项、木刻《门神秦琼敬德》等2项、风筝《竹艺风筝》等2项、绘画《走进农村 感受自然》等2项、雕塑《华艺青铜雕塑系列》等2项、根雕《梦想之杯》《老椰子树下》《绣眼喜春》、草编《手工草编》、砖拓 《封万年汉砖拓本》、扎染《碧海蓝天》、茶具《红木嵌银漆器茶艺套装》《红木嵌银漆器套四创新办公文具》、木雕《百艺雕刻系列产品》、砖雕《潍坊风物》、绘制《云门献寿》、铸造《花枝剪刀》、包装设计、食品《得利斯系列产品》、产品设计《蝶》、葫芦雕刻《和谐之光》、面塑《桃花》、蛋雕《蛋雕--花开鸢飞》、剪纸《鼎盛春秋系列剪纸补画作品》、烙画《十二生肖扇面小品摆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入选的手造产品及企业将获得以下政策支持:

一是共享品牌价值。入选单位及相关产品纳入“山东手造·潍有尚品”品牌体系,可统一使用品牌标识,同时可享受在省市级媒体平台的专栏宣传,并通过联动小红书、B站、微博、抖音、快手等商业平台,以沉浸式体验展现入选产品的魅力,直接享受“山东手造·潍有尚品”品牌的价值带动力和辐射力。

二是入驻展销平台。我们依托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打造了集手造展示、展演展销、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山东手造·潍有尚品”综合推广平台——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综合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入选单位及相关产品享有优先进驻权,进一步激发文化消费潜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动能。

三是拓宽销售渠道。此次“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产品将与我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相互赋能。开展进酒店、进景区、进文化场馆、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场等活动。在全市各大酒店、A级旅游景区、主要商圈、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旅游民宿集聚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将重点打造“潍坊手造一隅”,设置“山东手造·潍有尚品”展示销售专区,搭建线下销售体系。

图片

大众日报记者提问

  推进“山东手造”工作,潍坊下步有什么动作?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权文松答

下一步,我们将在严格落实《潍坊“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的前提下,重点围绕手造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产业化,主要是建立协同机制,构建产销共赢平台。围绕市场需求,依托手造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有效提升技能水平,大力发展手工制作、加工制造等手造工坊。激活乡村手造传统,发挥非遗特色项目集聚效应。总结提炼坊子区王家庄子村、高密市聂家庄村经验,制定相应规范和办法,大力发展手造特色社区、村落。充分发挥潍坊手造博物馆、中国年画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和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综合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等市县镇手造展销场所,以“山东手造”的潍坊产业为依托,吸引手造门类和手工艺人免费进驻,提供整体宣传、线上线下统一销售,降低乡村手工艺人的宣推门槛,免除生产的后顾之忧。

品牌化,主要是充分利用覆盖手造12个门类的“潍有尚品”商标,联合打造“潍有尚品”、“潍坊好手艺”等手造品牌,使“潍坊手造”更具现代化、当代化、生活化,做大做强潍坊文化IP。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在市内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推出系列深度报道,讲好品牌故事。联合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微博等商业平台,依托市内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大V等,以沉浸式体验、多媒体互动展示“潍坊手造”的独特魅力。

国际化,以潍坊荣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为契机,与全世界295个创意城市建立起合作交流通道,推动实施“潍坊好手艺”世界行推广计划。放大风筝媒介效应,将依托风筝与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拓展到其它手造领域。抓住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文化出海”战略,广泛开展国际文化贸易交流。

新华社记者提问

  风筝是潍坊最大的城市文化IP,请问当前我市的风筝产业发展形势如何?

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建伟答

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筝文化源远流长。2006年5月,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设在潍坊,现在潍坊已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传播中心,被世界各国人民称为风筝的故乡。风筝,已成为潍坊独具特色、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

潍坊自古放风筝的习俗催生了风筝产业,伴随着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成功举办,潍坊风筝产业也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自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以来,风筝产业迅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潍坊市有风筝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年销售额20多亿元,有自主出口权的风筝企业39家,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更是高达85%以上。近几年,潍坊风筝出口货值以平均1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风筝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成为潍坊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潍坊市的风筝产业分布呈现出块状集聚发展态势,主要集中于奎文、潍城、寒亭、坊子四区。目前,坊子区王家庄子村和寒亭区杨家埠村已形成主要的生产加工基地,寒亭区杨家埠大观园成为主要的风筝旅游展示销售地。

潍坊市风筝生产以传统风筝和现代风筝为主。传统风筝生产以杨家埠风筝为代表,在制作工艺上分为硬翅、软翅、板式、串式、筒子式和特技等六大类,主要有龙头蜈蚣、大鹰、蜻蜓、金鱼等300余个品种。现代风筝生产以潍坊凯旋风筝厂、坊子区王家庄子村等为代表,主要生产运动类、广告类、大型软体类等风筝。传统风筝以内销为主,现代风筝以外销为主。运动风筝、动力风筝、冲浪风筝等高端、高附加值的风筝生产初具规模,产量逐年增加,前景看好。

潍坊传统风筝扎制博取众家之长,特别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把制作木板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把国画的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现代风筝依靠现代新型材料制作而成,造型结构不拘一格,其放飞性能高、动感强,成为现代生活中时尚运动的重要选择。当今世界上流行的众多现代风筝中,“潍坊制造”占有较大比重,如夜光风筝、冲浪风筝、特技运动风筝等等。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风筝,穿越历史的天空飞到今天,不论扎制工艺还是功能定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风筝这个潍坊最大的文化IP,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转化,已开辟出全新的发展道路。风筝制造产业、风筝旅游产业、风筝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开拓发展,成长为一个日臻完善的产业。

中新社记者提问

  鄌郚乐器主要是以国际贸易为主,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及疫情影响等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昌乐鄌郚乐器产业的发展形势如何?

昌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贺玉洁答

首先,我介绍一下昌乐县鄌郚乐器产业的相关情况。鄌郚镇是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乐器产业园被评为“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鄌郚共有乐器生产及配套企业80余家,产品包括电吉他、木吉他、电贝司等8大系列近400个品种,年产乐器成品200万把,配件500万套,其中,电吉他产量占到了全国的36%,是电吉他生产行业的隐形冠军。鄌郚乐器产业带动了8000余人就业,从业人员月平均收入9000元以上。我们当地也有一句俗语:“扛起锄头种地  放下锄头制琴”,鄌郚乐器产业起到了很好的带领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疫情蔓延,多个行业倍受影响,在这种形势下,鄌郚乐器产业却实现了逆势上扬、正向发展。鄌郚乐器产业以国际贸易为主,产品80%以上出口,2020年、2021年国外订单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并实现稳定增长态势,鄌郚乐器出口总额累计同比增长30%,年均达到130余万把。之所以能实现这种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为企业实现复工复产抢得先机;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力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年营业额突破3.6亿元;同时,企业加大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我县积极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鄌郚乐器就是我们昌乐贯彻落实“山东手造”工程,积极参与“山东手造·潍有商品”品牌打造,建设国家级手造文创产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当前,在疫情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的大环境下,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在乐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上做文章。昌乐年产60万把吉他、30万台音响及80万套其他配套产品项目入选2022年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全市仅有4个;鄌郚两类吉他入选“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目前,我县正在加快乐器产业园二期招商,力争3年内入园20家企业、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3-5家,进一步扩大产业集聚效应。

二是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上求突破。将“鄌郚牌”作为区域公用品牌集中推广,加大培育力度,力争3-5年把“雅特”“飞灵”等品牌打造成国际高端乐器品牌,发挥品牌效应,不断提升鄌郚乐器的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引领行业发展。

三是在推动乐器产业向文旅融合上再迈进。以乐器手造为产业特色,以“音韵鄌郚”为文化形象,举办“产学研”一体化全国高峰论坛、全国电吉他大赛等各类盛会,与我县蓝宝石、黄金珠宝等特色产业充分融合,打造成集文化展示、商业休闲、工业旅游、手工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旅产业集群。

来源:潍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