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天下咸宁人|“节水抗旱稻之父”罗利军

发布时间: 2022-10-19 17:24:58

15
963

  10多年前,一把节水抗旱稻种从889公里外的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飞到湖北省崇阳县沙坪镇堰市村,播下致富的种子,10亩、20亩、100亩、600亩……

  金秋时节,堰市村节水抗旱稻种基地,金黄稻穗迎风颔首。虽遭大旱,但亩产只增不减,部分种植户纯收入将超过20万元。

  节水抗旱稻是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率领团队经过20多年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其节水、抗旱、降低碳排放,受到全世界关注。

  罗利军,今年61岁,咸宁市崇阳人,节水抗旱稻之父,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

  近日,《天下咸宁人》栏目走进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对话罗利军。

101922.jpg

  “让农民种田轻松一点,更富裕一点。”

  “罗利军教授不仅是我们的乡亲、老师,还是我们村共同富裕的领路人!”

  站在金黄的稻田里,堰市村村支部书记张志武高兴地介绍,2008年,他被罗利军教授挑中,到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跟着学习节水抗旱稻育种技术。当时他跟着罗教授学习了半年,与研究生们一起在课堂学习理论,到繁种基地实践。学习期间,食宿免费,还有补助,“免费读了一回大学!”

  结业后,张志武和大伙儿回到村里试种节水抗旱稻,罗教授每年都回来亲自指导,在这样传帮带下,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10多户贫困户靠此脱了贫。现在的种植面积从当年的10亩扩大到600亩,每亩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比种水稻轻松、划算!”

  堰市村就在河边,不缺水,为什么要在家乡建育种基地?

  罗利军说,乡亲们舍田到外务工,让人非常心痛,他想利用自己的专业让乡亲致富。自2004年起,他让家乡的年轻人到上海跟班学习,乡亲们学成后所育的稻种,由种业公司全部保底回购。

  “怀念家乡的腊肉!”提起家乡,罗利军眼眶湿润,17岁之前,他在家乡成长,这里的河流、清石板街、瓦房深深镌刻在心里。他栽过秧种过田,体会到了农民勤扒苦挣的劳苦。

101933.jpg

  访谈间,记者给他递上崇阳小麻花,他尝了一口说:“这是儿时的味道!”他介绍,读完小学三年级,他家搬到了沙坪镇,放学归来要帮着母亲搓麻花。后来边劳动边勤奋学习,考上了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立志要用专业解决吃饱饭的问题。

  这些年来的努力,吃饱饭问题已经解决。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振奋,咸宁市正在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他希望家乡人民保护好这一片净土,建议大力发展种源产业,助力家乡乡村振兴,“也让农民种田轻松一点,更富裕一点。”

  “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研究节水抗旱稻的初衷,是粮食安全和节约用水。

  罗利军介绍,大学毕业后,他从事水稻研究,当时主要追求高产,1994年其团队选育的杂交水稻亩产661公斤,后来又提升至759公斤。

  当时,他注意到,我国水稻有高产是以“高水高肥、精耕细作”为代价。一组数据让他震惊:水稻种植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50%,而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水养不起中国的稻,中国的环境承担不起现在的种稻方式,中国的稻农太辛苦!”

  “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当大家还沉浸在高产的喜悦中时,1997年,他和团队果断将研究方向转为节水抗旱。“为‘未来’储备一点种子,做些‘雪中送炭’的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1988年,他到广西老山考察看到旱稻,当地农民3月上山放一把火,在灰烬中撒下旱稻种,清明雨水一浇便发芽生长,不用像水稻一样精心浇灌施肥,只是亩产低、米质较差。

  他和团队决定:把旱稻的抗旱和水稻的高产有机结合,培育出既生态又高产的新品种。

  1998年底,团队从1万个育种资源里选出一个旱稻保持系,1999年筛选出129份旱稻核心资源。

  2001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罗利军及其团队,筹建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2005年正式培育集水稻高产优质、旱稻节水节肥等优点于一身的新型品种类型,2009年,在世界上首次将这种新类型命名为:节水抗旱稻。2016年,农业农村部正式颁布《节水抗旱稻术语》行业标准,在全国实施。

  目前,节水抗旱稻已培育出籼型、粳型、杂交和常规4大系列30余个品种,其中代表品种“旱优73”根系发达,水肥利用率高,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地方都能种。

  稻田“蓝色”革命

  水稻不仅是用水大户,也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户。

  罗利军介绍,稻田长期被水浸泡,排放大量的甲烷,我国稻田产生的甲烷占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4%。想要减少稻田甲烷排放,必须大幅度减少土壤淹水的时间。

  世界各国探索过多种办法,唯有节水抗旱稻可直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甲烷排放量下降90%以上。

  今年7月31日,罗利军团队在国际植物学权威期刊《分子植物》发表文章,提出水稻“蓝色”革命观点,即通过创新培育节水抗旱稻,实现旱种旱管的稻作生产模式,使水稻生产摆脱对水的过度依赖。这样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减少水稻生产碳排放。

  罗利军说,节水抗旱稻只要保证在出苗、发蔸、稻穗灌浆三个阶段灌溉三次“跑马水”,就能保证亩产600公斤以上。

  他拿出一组数据:与水稻相比,节水抗旱稻可节水50%,节肥30%以上,农药减少30%以上,亩产可达750公斤;即便是“望天收”的田,亩产也能达到400公斤以上。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田增值、农民增收”的绿色农业生产目标。

  此外,经监测,节水抗旱稻一年减少了99%的碳排放,20万亩稻田可减少8万吨二氧化碳,若将这一额度拿到碳交易市场,价值约100万美元。

101911.jpg

  丰收献礼二十大

  2020年8月,安徽阜南县王家坝被洪水淹没的节水抗旱稻在被淹10天后重新长出新苗,并收获稻谷,其强大的耐淹和再生能力,当地称之为“稻坚强”。

  在上海市农业基因中心的墙上,挂着一幅对比图,在相同环境下做对比试验,水稻干枯,而节水抗旱稻绿意盎然。

  罗利军说,节水抗旱稻抗旱耐涝能力强,我国现有2亿-3亿亩沙丘、盐碱地及南方山区的旱地,如能开发一定面积种植节水抗旱稻,可年增产上百亿公斤。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种质资源库,包括低温低湿库和超低温库两套保存系统已安全保存了93科360种23万余份动植物、微生物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罗利军介绍,该中心已构建了水稻育种与基础研究的遗传资源平台,解决了我国水稻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中遗传资源缺乏问题,建立了资源保护和利用体系,鉴定出一批重要优异资源并被广泛利用,克隆了一批重要基因,利用这些资源在全国已育成327个新品种。

  2013年节水抗旱稻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6年《节水抗旱稻术语》等国家行业标准颁布实施,2018年国家节水抗旱稻区域试验启动,202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年,节水抗旱稻年种植面积已超过300万亩,其中“旱优73”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品种,并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

  面对高温干旱天气,今年8月以来,节水抗旱稻丰收的喜报从各地传来。罗利军说:“全国各地节水抗旱稻种子经销商还说,节水抗旱稻大丰收是献给党的二十大最好的礼物。”

原文来源:湖北日报